元邦网元邦网

“中国18%,印度仅3% ”

  

  香港《南华早报》11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经济放缓,为何印度还顶不上来

  摩根士丹利去年10月发布报告称,“离岸外包、制造业投资、能源转型和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的经济繁荣,将使印度到2030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股票市场。”人们对全球增长引擎(美中)的担忧正增加。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助推塑造看涨印度的叙事,引发有关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下一个增长引擎的猜测。巴克莱银行9月的报告称,若印度年增长率接近8%,“印度将成为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从而明显缩小与中国的差距”。

  没那么快。应该谨慎对待看涨印度的情绪。首先,与中国相比,印度经济完全无法相提并论。汇丰银行上月发布报告称,即使印度继续快速增长且中国继续放缓,由于“赖以运转的‘气缸’太少,印度也无法弥补缺口”。中国占全球经济产值的18%,而印度仅占3%。更重要的是,尽管印度经济受到国内消费驱动,但其在全球消费中的份额不足4%,而中国占到14%。

印度街景 资料图。(视觉中国)

  其次,投资者对看涨印度的叙事的基础和可持续性心存疑虑。在人们对印度明年大选后的政治稳定和政策连续性感到担忧之际,摩根士丹利认为有必要发布报告,以期向投资者保证届时印度的增长故事仍将完好无损。与其说这些担忧与总理莫迪的印度人民党能否保住权力有关,不如说是与印度经济改革和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规模有关。

  尽管印度不断增长的年轻人口令中国等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国家羡慕,但目前尚不清楚印度能否收获人口红利。印度的劳动力参与率低得惊人,仅为49%(女性比例为更令人担忧的33%),这导致“无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国民失业——编者注)。印度国内外都需要大有作为,但考虑到当今的经济、金融和地缘政治威胁,这是个艰巨任务。

  过去十年来得益于新增长支柱的印度表现出色,在全球精英中也有不少支持者——这与它扮演制衡中国的亲西方角色不无关系。但印度对全球增长的贡献永远无法与中国同日而语。这或许是属于印度的十年,但要说它取代巨大邻国成为新的世界增长引擎,仍遥不可及。(作者尼古拉斯·斯皮罗,崔晓冬译)

“中国18%,印度仅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