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邦网元邦网

讲活思政课的五重维度

  提要

  “活”的思政课是一座无处不在的“电磁场”,更好发挥思政课的磁场效应,不是要给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做简单的“加法”,而是要做高阶的“乘法”,不是要增设课程、增开活动、增添课时,而是要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实现单一课程到多学科的融会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等多个方面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在“活”字上下功夫,以“活”字为原点,追溯道理源头、厘清道理逻辑,从而彰显新时代思政课新气象。

  讲活四史:

  从历史赓续到引领时代的博古通今

  知史才能明鉴,识古更能知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上好思政课,就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廓清历史脉络,夯实思政课的文化根基。深入挖掘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思想精髓,科学解读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系统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丰富内容、基本经验,讲活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激发学生的历史主动精神。另一方面要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新时代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问题,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现实问题、热点话题、时代课题深度融合,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来龙去脉,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规律性认识。让思政课成为活化历史、回应现实、开启未来的“金钥匙”。

  讲活教材:

  从遵循教材到联系生活的深入浅出

  思政课教材堪称一座“精神富矿”,其突出特点是政治方向的坚定性、理论水平的精炼性、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如何让统一规范的教材适用质态各异的学情,让深奥的道理成为学生听得懂、信得过、记得住、用得了的生活指南,关键是要把硬邦邦的学术话语软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案例。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严格遵循教材核心要求,厘清章节逻辑关联,熟悉知识内在结构,做到对教材理论体系的深刻把握,将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与生活阅历的厚度相结合,拒绝照本宣科的“套路教学”;另一方面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教材有标准,讲述无套路,保持道理的“活性”成分,需要与时俱进,引入生活案例,创设生活情境,从新情况新事例中汲取新养分,用身边例子讲活书本知识,用榜样旗帜激活理想信念,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教材“补白”,为课堂“增色”。

  讲活价值:

  从教育叙事到家国担当的以小见大

  思政课要在教育叙事的以小见大中,展现对中国之问的思考、对时代之问的探索,对人民之问的回应,通过教育叙事将客观的真理、主观的阐释融为一体,从而去揭示和发现真理的价值。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在校学生群体达2.93亿,激发这一庞大群体的爱国情、报国志、强国心,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筑牢人才底座,才能更好发挥思政课的核心价值。但是,教育报国既不能照本宣科讲大话喊口号,更不能蜻蜓点水做表面文章,而是要不断尝试对国之大者的宏大叙事做微处理。一方面要见微知著。以教育叙事之“小”洞见家国担当之“大”,通过小故事、小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大问题、解释大现象、判断大是非,让学生从微观的、具体的、可触的事件中去感受中国之路的优越性、中国之治的科学性、中国之理的伟大性;另一方面要化大为小。千里之行,始于跬步。思政课不仅要在落实落小立德树人使命任务中,为强国建设夯实人才根基,更要为人才发展提供价值指引。要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价值、意义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引导学生把知识学习转化为价值信仰,让大价值不仅能向下“生根”,而且能向上“发芽”。

  讲活道理:

  从理论灌输到实践探索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是基础,讲透是要求,讲活是根本。讲活思政课的大道理不能大水漫灌,让大道理成为海市蜃楼,而是要知行合一,坚持内容为王,将知识原理融入到实践探索中,以道理统摄行为,以行为落实道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行合一中做到精准滴灌,让学生在知中学、学中悟、悟中行。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让讲道理的方法更灵活,做到日常的事理“互动讲”,生活的情理“启发讲”,马克思主义的学理“精准讲”,中国化时代化的哲理“反复讲”;另一方面要把道理的内容讲鲜活。坚持问题导向,把道理讲“准”,深耕知识体系,把道理讲“厚”,强化过程实践,把道理讲“实”,优化评价机制,把道理讲“全”;再者,还要让道理与实践相互验证。用实践验证道理的真伪,提升思政课的科学性,用道理规范实践的方向,增强思政课的穿透力,让大道理不仅“有意义”“有意思”,而且更“有意味”。

  讲活专业: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